用一個筆記本逐項地記下上面的每一個問題,并把自己過去的經驗如實記錄下來。
接納身體的反應,每個人都會有恐懼的生理反應,無法徹底擺脫,但我們可以減輕,接納它的存在。有反應,說明我們還活著,并且有覺知的活著,這是件好事兒。
首先,建立與聽眾的溝通感。當眾講話不是演講(真正的演講除外),而是團體間的溝通,所以,盡量不用演講的語氣講話,否則會顯得極不自然,缺少現(xiàn)場溝通感。
最理想的效果就是你著重講話的部分也正是聽眾印象最深、感觸最多的部分。
例如,找出你自己在什么人的面前不敢說話的原因,再仔細想一想,記下自己跟別人說話時的情形,然后記下自己認為應該最先要改進哪一項。
如果甲沒有使用提問的方式,一開始就講“有一次,我打嗝很嚴重……”這樣平淡的談話會讓雙方索然無味。
或者便是如我在《不要再讓“不值得”綁架你的人生》提到的經歷一樣,某次講話沒講好,于是得到老師負面的評價,接著我發(fā)揚了“拿來主義”,深深植入到每個記憶細胞中,我是講不好話的,我是不行的,產生深深的自卑感。這也是希望得到認可卻沒有得到后的一種反應——“自我攻擊”。
因人而異,到什么山頭唱什么歌 你在作當眾講話的時候,通常面對的是廣大的聽眾,人員構成比較復雜,所以你要針對不同的對象和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對策,因人而異,區(qū)別對待。
老師的巧妙解答既化解了同學們對他的積怨,又含蓄幽默地表達出必須“嚴”的道理,令人擊節(jié)贊嘆。

保持完美的語速
如果想練習好自己的口才,訓練自己的說話膽量,就最好去了解他們的各種情況,好好找他們談談,盡量想出如何幫助、開導、啟發(fā)他們的談話內容。
美國人的三大法寶
美國人認為,賴以在世界上生存和競爭的三大法寶是:
二戰(zhàn)時期:口才、金錢、原子彈
六十年代后:口才、金錢、電腦
競選演說、談判、商業(yè)活動、社會活動、家庭生活等等,等等。
群眾最喜歡的是有啥說啥,直來直去。
把保持良好的說話態(tài)度作為習慣
說服心理學;說服的過程就是一個雙方心理上互相影響的過程。首先,你要有好的心理狀態(tài)。心態(tài)好表現(xiàn)在:你形象如何,目標的準確性,專業(yè)知識鞏固,精神狀態(tài)等方面;形象:正襟危坐、談吐得體;知識:專業(yè)知識技巧成熟;目標:自身明確和目標客戶明 確;精神:精力旺盛、自信滿滿;
年輕時,我既緊張又沒有自信,因此不得不艱難而辛苦地訓練自己,不只對身體,而且對靈魂和精神進行各種訓練?!?如果能克服當眾講話的恐懼,對我們做任何其他事情都會產生極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你可以試看腦補一下袁隆平教授拿著水稻上臺演講,而且講的凈是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