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7-19 18:27:45 瀏覽次數(shù):765 返回列表
這種小反復斷弧法一般用于酸性焊條的焊縫收尾,回焊收尾法則多用于堿性焊條的焊縫收尾,如果將電弧突然熄滅,則焊縫表面留有凹陷的弧坑,降低焊縫收尾處的強度,并容易引起弧坑裂紋。若收尾時快拉斷電弧,則液體金屬中的氣體來不及逸出,還容易產(chǎn)生氣孔等缺陷。
焊后檢查:檢查焊縫表面是否有缺陷,標準的焊縫表面不能有氣孔,夾渣,焊瘤等,如果有以上情況,則焊接不合格。探傷拍片:焊接完成以后,應該交給探傷拍片人員進行焊縫拍片檢測,以檢測國標4730為標準,2級為合格。
電極工作面尺寸其工作面尺寸參見下表。目前點焊時主要采用錐臺形和球面形兩種電極。錐臺形的端面直徑d或球面形的端部圓弧半徑R的大小,決定了電極與焊件接觸面積的多少,在同等電流時,它決定了電流密度大小和電極壓強分布范圍。一般應選用比期望獲得熔核直徑大20%左右的工作面直徑所需的端部尺寸。
氬弧焊的原理:氬弧焊是使用惰性氣體氬氣作為保護氣體的一種氣電保護焊的焊接方法。
蓋面焊,蓋面焊與填充焊一樣首先檢查填充焊縫表面的平整度,清理表面氧化物和雜質,使焊縫周向和橫向平滑均勻,為蓋面焊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操作時應以兩側坡口線為基準,熔池向母材側擴展0.5~1.5mm,使焊縫的寬度增加1~3mm,并盡量始終保持這一寬度;焊縫的余高應顯弧形,即兩側低,中間稍高些,并在周向保持這一高度,這樣就能焊出優(yōu)質優(yōu)美的焊縫。
焊前準備:焊口及車床加工,達到正常焊縫坡口標準,焊材以及各類氣體檢測合格,焊接設備完好,所有工作準備完畢后才能開始焊接。
焊接時,熔池中的氣泡在凝固時未能逸出而殘留在金屬中形成的孔穴稱為氣孔。常見的氣孔有三種,氫氣孔呈喇叭形;一氧化碳氣孔呈鏈狀;氮氣孔多呈蜂窩狀。焊絲、焊件表面的油污、氧化皮、潮氣,保護氣體不純或熔池在高溫下氧化等,都是產(chǎn)生氣孔的原因。
焊條的選用原則是等強度原則、等同性原則、等條件原則。焊接電流的選擇1)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焊工都是根據(jù)試焊的試驗結果,并根據(jù)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選擇焊接電流的。2)電流太小,很難引弧,焊條容易粘在焊件上,魚鱗紋粗,兩側融合不好。3)電流太大,焊接時飛濺和煙霧大,焊條發(fā)紅,熔池表面很亮,容易燒穿、咬邊。4)電流合適,容易引弧電弧穩(wěn)定,飛濺很小,能聽到均勻的劈啪聲,焊縫兩側圓滑的過渡到母材,表面魚鱗紋很細,焊渣容易敲掉。
首先,要從焊接工藝卡上得知焊接電流的大小等工藝參數(shù)。然后選用鎢極(一般來說直徑2.4mm用的比較多,它的電流造應范圍是150A—250A,鋁例外)。
其優(yōu)點因為電流大、間隙小,所以生產(chǎn)效率高,操作技能容易掌握。其缺點是用于打底的話因為操作者看不到鈍邊熔化和反面余高情況,所以容易產(chǎn)生未熔合和得不到理想的反面成形。內填絲只能用于打底焊,是用左手拇指、食指或中指配合送絲動作,小指和無名指夾住焊絲控制方向,其焊絲則緊貼坡口內側鈍邊處,與鈍邊一起熔化進行焊接,要求坡口間隙大于焊絲直徑,是板材的話可以將焊絲彎成弧形。
正三角形運條法只適于開坡口的對接接頭和T形接頭焊縫的立焊,特點是一次就能焊出較厚的焊縫斷面,焊縫不易產(chǎn)生夾渣,生產(chǎn)率較高。圓圈形運條法焊接時焊條末端作圓圈形運動,并不斷地前移。特點是熔池存在時間長,熔池金屬溫度高,氣體和熔渣容易上浮,適用于焊接較厚焊件的平焊縫。
手焊調節(jié)1、將開關置于“手焊”2、根據(jù)工件厚度,選擇焊接電流。3、推力電流:在焊接條件下,根據(jù)需要調節(jié)推力旋鈕,推力旋鈕是用來調節(jié)焊接性能,尤其在小電流的范圍內與焊接電流調節(jié)旋鈕配合使用,可以方便調節(jié)起弧電流大小,而不受焊接電流調節(jié)旋鈕的控制。這樣在小電流焊接過程中,就能獲得很大推力,從而達到模擬旋轉直流焊機的效果。關機1、斷開電源總開關。 2、斷開表箱控制按鈕。
下面小編簡要闡述焊接工作環(huán)境的要求:1、要保持清潔;2、有固定的焊接位置,而不是隨意在地面上進行焊接(除非特殊要求),在這里除了焊接不做其他重要的工作(如數(shù)據(jù)處理等);3、工作場所不受風扇、自然風、門窗的影響,但應保持適當?shù)目諝饬魍ㄒ詼p少焊接煙塵的吸入;4、光線良好,在自然光下焊接比在燈光下工作要好,因為燈光下的焊縫有反光;5、環(huán)境溫度應保持在21-27℃,這時焊接完成的焊縫比低溫下焊接的焊縫質量好,在環(huán)境溫度4-14℃范圍也能滿足使用要求的焊縫,否則應根據(jù)焊接規(guī)程對工件進行預熱;
單面焊雙面成型焊接技術具有不受構建形狀,尺寸和空間限制,設備簡單,工藝靈活,適應性強,且焊接接頭強度高,質量好等獨到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鍋爐壓力容器,高壓管道及重要的焊接結構施工。是國內外初級焊工考核的基本內容。也是我公司初級高壓焊工的培訓課程。
內填絲只能用于打底焊,是用左手拇指、食指或中指配合送絲動作,小指和無名指夾住焊絲控制方向,其焊絲則緊貼坡口內側鈍邊處,與鈍邊一起熔化進行焊接,要求坡口間隙大于焊絲直徑,是板材的話可以將焊絲彎成弧形。其優(yōu)點因為焊絲在坡口的反面,可以清晰地看清鈍邊和焊絲的熔化情況,眼睛的余光也可以看見反面余高的情況,所以焊縫熔合好好,反面余高和未熔合可得到很好的控制。缺點是操作難度大,要求焊工有較為熟練的操作技能,因為間隙大,因此焊接量有相應增加,間隙較大所以電流偏低,工作效率比外填絲要慢。
焊前和焊后的控制措施大多需要專用的工藝裝備,在生產(chǎn)過程中增加了一道工序,并且受工件具體結構的影響,同時結合焊接過程中一些工藝措施進行控制:(1)、預先反變形(2)、銅板墊塊散熱法;(3)、錘擊或碾壓焊縫釋放應力;
沿焊趾的母材熔化后,未得到焊縫金屬的補充,所留下的溝槽稱為咬邊。有表面咬邊和根部咬邊兩種。產(chǎn)生咬邊的原因:電流過大,焊炬角度錯誤,填絲過慢或位置不準,焊速過快等。鈍邊和坡口面熔化過深,使熔化金屬難于填充滿而產(chǎn)生根部咬邊,尤其在橫焊的上側。咬邊多產(chǎn)生在立腳點焊、橫焊上側和仰焊部位。富有流動性的金屬更容易產(chǎn)生咬邊。如含鎳較高的低溫鋼、鈦金屬等。
氣焊利用乙炔在氧氣中燃燒時3300度的高溫來熔化母材局部,促使不同母材之間形成連接。作業(yè)時,將氧氣和乙炔分別通入噴槍中進行混合,點火后噴嘴處即可形成高溫氧炔焰。氧炔焰不僅可以用來實現(xiàn)焊接,也可以通過控制氣量對特定的部分進行切割。適用于氣焊的材料包括各種鋼材以及鈦合金等。目前,氣焊多用于鑄件的修補和作為釬焊的熱源。
一般焊接用的二氧化碳氣體,其純度要在99.5%以上。產(chǎn)生氣孔的主要原因:(1)焊絲質量差,焊件表面上不清潔,有鐵銹,油污,水分等;(2)氣體純度不夠,水分太多;(3)“氣體流量不當”包括氣閥,流量計,減壓閥調節(jié)不當或損壞; (4)氣路有泄露和堵塞;
直線往復運條法,焊接時焊條末端沿焊縫的縱向作來凹直線形擺動,特點是焊接速度快、焊縫窄、散熱快,適一薄板和接頭間隙較大的多層焊的其一層焊道。